返回

三寸天堂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二十五章三藩之患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更替吗?”

    他诡谲一笑,道:“这道折子本什么什么问题,可是可以从这上面做的文章可就多了。”

    我一听,想了想恍然大悟道:“难道皇上是想……”

    他狡猾地笑笑,说道:“他想告老,朕就让他养老,但却不能让他们家留在广东。”

    我心道终于来了。尚可喜的折子实际上是三藩之乱的引信,因为康熙准他养老却不准他儿子继续镇守广东,才引起了吴三桂和耿精忠的警惕,有了后来伪请撤藩的奏折。虽然心中有些不安,但还是顺着他的话说道:“皇上英明。”

    康熙除下冠服,随性往软榻上一靠,常常舒了口气说道:“这下子问题就简单了。这道折子解决了大问题啊!”

    我琢磨着他的表情和心思,小心翼翼地问道:“那……大臣们的意见如何呢?”

    康熙一下子坐起身来,脸色转为严肃道:“今天在朝堂上,大臣们都大多反对这种安排,说什么怕寒了藩王的心,引起三藩不稳。哼,这些没用的奴才,三藩早就不稳了,他们这样畏首畏尾,胆小懦弱,怎么能治理得好我大清?!照朕看来,尚可喜还不至于耍什么手段,他还没那个胆子。曦敏,三藩的情报你都看过,你认为如何呢?”

    我当然知道康熙是早就决定了一定要撤藩,他已经为此谋划了五年,刚才的一番话更是表明了他的决心,他此刻问我,绝对不是真心要我提出什么意见,而是要得到我的赞同而已。可见他在朝堂之上必然是力排众议,赞成撤藩的大臣绝对不多,才让他难免有些心虚。我一直在帮他布置撤藩的事,能得到我的赞同对他毕竟是个安慰。于是当下急忙笑道:“以奴婢收集的消息来看,尚可喜并没有作乱的能力,且希望叶落归根的心态也是真的,皇上大可不必多虑。不过……”我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康熙看着我说道:“不过什么?你尽管说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我应道,“尚可喜年老多病,不足虑,但他的儿子尚之信为人残暴嗜杀,连其父也不放在眼内,去年竟然杀死了尚可喜派去送信的人,以求取乐。此人却不能不防。另外,众位大臣所虑也有些道理,皇上还是提防些好。”

    他凝神听着,闻言点了点头道:“你说的这些朕都考虑过,朕的意思是让尚可喜加官进爵,让朝廷把他养起来,位尊而无权,以绝广东之患。”

    我笑道:“是奴婢糊涂了。皇上天纵英明,深思广虑,奴婢是瞎操心了。皇上的法子真是高明,如此一来,他尚家可享无限荣光,这是他们祖上积德修来的福分,还有什么好不满意的?!也让吴三桂、耿精忠他们看看,皇上有多宽厚仁慈,叫他们识相的也赶紧仿效尚可喜,休要做那不忠不义之臣。”

    一番话说得康熙心花怒放,当下亲拟了旨意送到上书房。同时又命我马上出宫去了解三藩的最新动态,他毕竟小心谨慎。

    我领得旨意,换了衣服从偏门出来,坐上一辆骡车。走了一阵子,负责护卫的禁军突然低声禀报说后面有人跟踪。我愣了一下,便让他们直接取道茶楼,暂不去那四合院。我倒是要瞧瞧什么人敢明目张胆跟踪我。

    进得茶楼来,找了二楼靠窗的座位坐下,我点了几盘点心,要了一壶清茶,没坐多久便看见一个中年汉子走上楼来,身着藏青马褂,头戴便帽,然而从周身的打扮装饰来看,却是个富家子弟,有身份的人。

    我不由微微一愣。这不是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吗?

    看见他笑嘻嘻向我走来,我心里打了个转儿,便笑着站起来福了一福,说道:“奴婢见过世子。世子好兴致,也来这外面喝茶?”

    吴应熊呵呵笑道:“曦敏姑娘可别笑话我了,我找姑娘有事相求,冒昧跟踪姑娘,还请姑娘不要见怪才是。”

    我笑了笑道:“原来竟是世子,我还以为又是哪宫的娘娘等着抓我的小辫儿呢。”淡淡的话,巧妙点出了我处境艰难,免得他给我出太大的难题。

    他却不在意地笑笑说:“姑娘说笑了,姑娘是皇上恩准出宫的,谁又能说上半句闲话?”

    说话间我把他让到对面坐下,毕竟我只是个宫女,不敢放肆,只在一边站了。吴应熊忙道:“姑娘也请坐吧。”

    我笑道:“奴婢是下人,不敢逾矩。”

    他苦笑道:“曦敏姑娘,我也知道你有你的难处,但如今我吴家大难临头,我有求于姑娘,还请姑娘能听我说两句话。”

    我听了,不好再推辞,只能在旁侧坐了,一面淡淡地说:“照我看世子才是真的在说笑,平西王乃一方大员,汉王第一人,世子身为额附,圣眷隆重,哪里有什么‘大难临头’的事情。”说着给他斟了一杯茶。

    他接过来写了一声,随即又放下,苦笑一声道:“父王在云南为大清镇守边关,时刻不敢懈怠,然而即便如此,仍是不免惹人闲话猜忌,日子不好过啊!”

    我笑了笑问:“世子说的可是最近谣传撤藩的事儿?”我天天跟在康熙身边,如果连这也不知道,未免太过做作。

    他的苦笑更深了,说道:“是不是谣传,姑娘心里

第二十五章三藩之患(3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